一线城市的房价,正快速倒退,竟像倒带一样,一夜之间回到六年前的水平。
这不是炒作,也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客观的市场事实。
拿数据说话,用数字写史,再生动不过。
先来看一组冰冷的数字:
根据Wind、中原地产的最新统计,深圳的房价已跌了近40%;广州紧随其后,降幅32.9%;上海也不少,跌30.6%;北京降了29.5%;而香港,这个国际金融中心,也跌了28.8%。
这意味着,从去年最高点往回拉,深圳的跌幅最大,几乎快要腰斩。
而更惨烈的是,部分被投资客疯狂炒作的区域,跌幅甚至达到了60%以上。
一些曾经火热的小区,比如深圳的八卦岭宿舍、南山的月亮湾花园、宝安的花样年花郡,都经历了“腰斩”命运,跌去了七成的价值。
想想,一开始的价格峰值,都还停留在2021年前后,那时候的房市犹如天边的夕阳,灿烂而又短暂。
说到这里,部分朋友可能会问:这个算哪门子新闻?房价一直涨啊,不就是再跌了点吗?
确实,很多人一生都在等待“房价永远涨”,但现实一再证明,房市没有永不破碎的梦。尤其是在这轮大跌中,我们看到森林里的大树都在摇晃,甚至倒在了地上。
——以2008年1月为基准,设为100的指数,从那时起,五个一线城市的房价轨迹一开始同步上涨。
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所有人都以为房市要崩,“房住不炒”的政策还没到位,房价虽有波动,但整体还算稳定。
直到2015年,这个“拐点”彻底改变了格局。
那年,中国楼市迎来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,580万套棚改房启动,增长率高达67.4%。货币化安置比例也高达29.9%,意味着约三成拆迁户手中都拿着一笔现金,纷纷涌入了市场。
广州在棚改的带动下,房价一飞冲天,达到了顶峰;紧跟着,深圳的房价像引擎喷火一样,快速突破天际。
那段时间,硬币的另一面也逐渐显现:房价涨得快,泡沫也在扩散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5年下半年,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了32.6%,房价上涨幅度达到14.8%。好景不长,泡沫终于迎来了破裂的时刻。
政策的“紧箍咒”紧了起来。
2018年,调控政策像流水一样铺天盖地,累计多达450次,史无前例。
楼市逐渐降温,回归理性。但就在这一年末,菏泽意外放宽,一线城市调控的“铁律”开始出现松动迹象——如取消限售,似乎在暗示着市场要“松绑”。
2019年,又开始了“宽松周期”。
多城售价政策放松,限购、限售逐步松绑。
这一轮政策宽松,让市场再度防不胜防。房市从“调控”变成“刺激”,一线城市的房价开始再次抬升。
深圳,毫无疑问,成为了领头羊。
那时,指数峰值比其他城市高出40%,投资热、杠杆高、投机氛围浓厚,仿佛一切都在炫耀着“牛市”的余韵。
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。
2020年,疫情突如其来,全球经济都陷入困境。中国房市也不例外。宏观压力、债务危机、信心断崖式下降,一线城市的房价开始一头向下。
最初,市场还想着会“春天”快回来,但效果远没有那么简单。
高点之后,深圳的房价一路跌去,将近40%的跌幅几乎让人震惊。
广州也失去了往日的骄傲,下跌了32.9%;上海也终于从高位退出,跌30.6%;北京虽相对“坚挺”一些,但也跌了29.5%,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。
以深圳为例,从巅峰一路跌回2017年7月的水平,差不多等于“腰斩”。
城市的“脸面”仿佛被重新拉回六年前的模样。
这不是虚假新闻,也不是泡沫的再次膨胀,而是用事实告诉我们:曾经炙手可热的涨势,可能在一夜之间变成了“寒冬”。
你会不会疑惑:难道我去年买的房子,已经贬值了?
答案:肯定是的。
许多购房者发现,手中的房子已经“亏钱”甚至“亏本”。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,有47%的受访者表示,房价已经跌破了当初的购入价,变成了“套牢”。
这对“核心资产永远涨”的信念,无疑是当头一棒。不要以为房地产是稳赚不赔的铁律,投机的火苗随时可能变成灰烬。
那么问题来了:未来会怎么走?难道继续跌吗?其实,答案没有那么绝对。
第一,市场的深度调整还在继续,短期内房地产价格还不会轻易反弹。
第二,政策导向依然在变,不同城市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。
第三,人口、需求、供给和投资心态的变化,都在悄然塑造着下一步的可能性。
从目前的趋势看,一线城市的房价正在逐渐接近“底部”——那是你我心里的“需求点”所在。
有人说,房价不会回到2012年那种疯狂的时期,但绝对不会永远跌下去。毕竟,城市的发展,人口的迁入,商业的繁荣,终究会在某个节点让房价稳住。
当然了,前提是不要抱着“永不跌”的迷梦,也不能一味“守株待兔”。投资楼市,不是盲目的跟风,而是要理性判断,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做决策。
总结一句话:
一线城市的房价,从“疯长”到“疯狂回调”,仿佛经历了一个人生的转折点。从“天花板”跌到“地板”,未来或许就在那“底”之上等待我们去重新定义。
楼好坏,变幻莫测。不要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“房价上涨”上,更要关注自身的生活品质和财务健康。
— 生活不止眼前的房价,还有诗和远方。
鼎合网配资-在线炒股配资公司-配资知名股票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查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